《国际金融学》教案
发布人:张芳  发布时间:2018-11-26   浏览次数:1111





教 案


2012 2013 学年 二 第学期




课 程 名 称

国际金融学

主 讲 教 师

(、中心)

财政金融系

教研室(实验室)

金融教研室





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教务处制

二○一三年五月

教 案(首页)


课 程

名 称

国际金融学

课程编号

任 课

教 师

职称

课 程

类 别

通识教育课( );学科共同基础课( );专业课(√ );实践课( )

课 程

性 质

必修课(√ );选修课( )

学 分

3

总学时

54

学时分配

讲授54学时;实践0学时

授 课

对 象

专业班级: 共 个班

使

(主编、出版社、出版时间)

国际金融学 杨长江 姜波克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4月第3

(主编、出版社、出版时间)(三本以上)

《国际金融》,杨胜刚、姚小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国际经济学》,薛敬孝,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国际经济学》,丹尼斯·R·阿普尔亚德,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国际经济学》,薛敬孝,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国际金融学》,潘英丽、马君潞,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国际金融》,钱荣堃,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国际金融》,侯高岚,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国际金融》,刘思跃,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国际金融》,杨胜刚、姚小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国际金融》,侯高岚,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国际金融》,刘思跃,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国际金融学》,潘英丽、马君潞,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国际金融学是一门应用型经济理论学科,是从货币金融的角度研究开放经济下一国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同时实现的一门学科。一方面阐述了开放经济下内外部均衡的相互冲突以及解决这种冲突的理论方法,另一方面从国际金融市场和应用,分析各种现实的问题。其任务是阐明国际金融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国际金融是金融学核心课程,是财经类大学本专科各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经济管理类大学本专科各专业的必修课之一。通过学习《国际金融》,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国际金融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正确认识国际金融在一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熟悉国际金融的基本业务,掌握必要的基本技能。

国际金融作为金融学专业高年级的必修课程,以开放条件下的内外均衡如何实现问题为主要内容,介绍当前国际货币金融领域中的主要重大问题。这门课程将系统介绍国际金融学的基本理论,为金融专业学生掌握国际金融领域内的理论与实务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基本要求:从理论上掌握国际金融学的基本原理,较为系统地了解国际金融学的主要理论框架,能够比较熟练的运用一些基本的分析工具与原理来分析理解现实中的经济问题。


授课时间

第一周周一三四节

课次

1

授课方法

和手段

讲授法结合案例分析法、渗透教学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采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课时

安排

3学时

授课题目

(章、节)


第一章 第一节 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账户

第二节开放经济下的国际收支账户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了解封闭经济和开放经济下国民收入账户的含义与构成;

2)了解国际收支账户的构成与分析

3)掌握经常账户的宏观经济含义、国际收支的概念;

4)掌握国际收支账户的编制原则了解国际商务的概况和全球化的背景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经常账户的宏观经济含义。国际收支账户的构成。

难点:国民收入账户和经常账户宏观经济含义的模型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

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设计(90分钟):

第一章 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账户与国际收支账户

第一节 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账户

一、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等式

二、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

三、经常账户的宏观经济分析

1、经常账户与进出口贸易

2、经常账户与国内吸收

3、经常账户与国际投资头寸

4、经常账户与储蓄、投资

第二节 开放经济下的国际收支账户

一、国际收支的概念

二、国际收支账户的基本原理

1、账户设置:

1)经常账户;(2)资本金融账户;错误与遗漏账户

2、记账原则:

国际收支账户运用的是复式记账法。

3、记账实例

三、国际收支账户的分析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1、如何完整理解经常账户的宏观经济含义?

2、国际收支记账实例

3、国际收支账户构成

课后小结:

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账户和国际收支账户



授课时间

第二周周一三四节

课次

2

授课方法

和手段

讲授法结合案例分析法、渗透教学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采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课时

安排

3学时

授课题目

(章、节)

第一章 第三节 开放经济下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了解与掌握国际收支理论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国际收支理论的主要内容

难点: 国际收支理论的主要内容

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设计(90分钟):

第一章 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账户与国际收支账户

第三节 开放经济下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一、弹性论

弹性论着重考虑货币贬值取得成功的条件及其对贸易收支和贸易条件的影响。

1、弹性的概念

2、马歇尔-勒纳条件:EM+EX>1

3、贬值与时滞反应——J曲线效应

4、贬值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T=Px/Pm

5、对弹性论的评价

二、吸收论:从宏观经济学中的国民收入方程式入手,着重考察总收入与总支出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国际收支调节的相应政策主张。

1、基本理论:B=Y-A

2、政策主张:改变总收入与总支出的政策及支出转换政策与支出增减政策

3、评价

三、货币论:从货币的角度考察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主张。

1、假定前提

2、基本理论:R=MD-D

3、对贬值的分析:货币贬值若要改善国际收支,则在贬值使国内名义货币供应不能增加。

4、政策主张:在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时,应注重国内信贷的紧缩。

5、评价

四、乘数论:又称收入分析法,主要分析了汇率和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收入变动在国际收支调整中的作用。

1、产生:这一理论基础是凯恩斯乘数原理。

2、主要观点:B=X-M0-m/1-c+m(C+I+G+X-M0)

3、评价

五、结构论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了解与掌握国际收支理论的主要内容

课后小结:

开放经济下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授课时间

第三周周一三四节

课次

3

授课方法

和手段

讲授法结合案例分析法、渗透教学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采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课时

安排

3学时

授课题目

(章、节)

第二章 开放经济下的国际金融活动

第一节 资金在国际间流动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外汇市场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 了解国际资金流动的机制、国际金融市场的含义

  2. 外汇的概念与含义、汇率的概念与种类

  3. 主要外汇交易方式的原理与作用。

  4. 掌握汇率的换算与标价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念、汇率的种类与标价;不同外汇交易方式的原理

难点:不同方式外汇交易的原理;不同外汇交易方式的运用

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设计(90分钟):

第二章 开放经济下的国际金融活动

第一节 资金在国际间流动的基本原理

一、 国际资金流动的发生机制

二、 国际金融市场简介

国际金融市场指资金在国际间进行流动或金融产品在国际间进行买卖和交换的场所,由外国金融市场、欧洲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构成。

1、国际资本市场:包括国际银行中长期贷款市场、证券市场。

2、国际货币市场:包括银行短期信贷市场、短期证券市场和贴现市场。

三、 国际金融中心

第二节 外汇市场

一、 外汇与汇率的概念

汇率有两种表达方式:

1、直接标价法:固定外国货币的单位数量,以本国货币表示这一固定数量的外国货币的价格。

2、间接标价法:固定本国货币的单位数量,以外国货币表示这一固定数量的本国货币价格,从而间接表示出外国货币的本国价格。

根据不同角度,汇率可分为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单一汇率与复汇率、实际汇率与有效汇率。

二、外汇市场交易活动简介

(一)外汇市场结构层次

(二)外汇交易方式中的基期和远期外汇交易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1、比较名义汇率、实际汇率和有效汇率

2、汇率的换算题

课后小结:

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账户和国际收支账户








授课时间

第四周周一三四节

课次

4

授课方法

和手段

讲授法结合案例分析法、渗透教学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采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课时

安排

3学时

授课题目

(章、节)

第二章 开放经济下的国际金融活动

第三节 欧洲货币市场

第四节 国际资金流动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了解欧洲货币市场的产生、信用扩张机制和国际资金流动的原因与经济影响

2)掌握欧洲货币市场的经营特点和当代国际资金流动的特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欧洲货币市场的经营特点和当代国际资金流动的特点

难点:货币市场的信用扩张机制

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设计(90分钟):

第二章 开放经济下的国际金融活动

第三节 欧洲货币市场

一、欧洲货币市场的概念与历史发展

二、欧洲货币市场信用扩张的形成机制

三、欧洲货币市场的经营特点

1、市场范围广阔,不受地理限制,是由现代化网络联系而成的全球化统一市场,但也存在着一些地理中心。

2、交易规模巨大,交易品种、币种繁多,金融创新极其活跃。

3、有自己独特的利率结构。

4、由于一般从事非居民的境外货币借贷,它所受管制较少。

第四节 国际资金流动

一、国际资金流动问题概述

当代国际资金流动的特点:

1、国际资金流动规模巨大,不再依赖与实物经济基础;

2、国际资金流动的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3、机构投资者成为国际资金流动的主题。

二、国际资金流动飞速增长的原因

三、国际资金流动的影响的初步分析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1、掌握基本概念

2、欧洲货币市场与传统国际金融市场的异同

3、如何理解国际资金流动对经济的影响机制?

课后小结:

欧洲货币市场和国际资金流动








授课时间

第五周周一三四节

课次

5

授课方法

和手段

讲授法结合案例分析法、渗透教学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采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课时

安排

3学时

授课题目

(章、节)

第三章 汇率决定理论(上)

第一节 汇率决定问题概述

第二节 购买力平价说

第三节 利率平价说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了解不同货币制度下的汇率决定

2)掌握购买力平价说的内容和利弊;

3)了解利率平价说和国际收支说的产生背景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绝对购买力平价说、弱购买力平价说和相对购买力平价说的联系;套补的利率平价的基本原理

难点:正确理解和评价购买力平价说;套补的利率平价的正确理解和合理运用

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设计(90分钟):

第三章 汇率决定理论(上)

第一节 汇率决定问题概述

一、货币制度的演变

二、不同货币制度下的汇率决定问题

第二节 购买力平价说

一、一价定律

二、购买力平价的基本形式

1、绝对购买力平价:

2、弱购买力平价与相对购买力平价:

1)弱购买力平价:

2)相对购买力平价:

三、购买力平价的检验

四、对购买力平价说评价

第三节 利率平价说

一、套补的利率平价

汇率的远期升贴水率等于两国利率之差。即汇率的变动会抵消两国的利率差异。

二、非套补的利率平价

三、从利率平价说角度对远期外汇市场的分析

四、对利率平价说的简单评价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1、如何正确理解和评价购买力平价说?

2、请从利率平价说角度论述汇率与利率之间存在的关系。

课后小结:

汇率决定问题、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






授课时间

第六周周一三四节

课次

6

授课方法

和手段

讲授法结合案例分析法、渗透教学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采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课时

安排

3学时

授课题目

(章、节)

第三章 汇率决定理论(上)

第四节 国际收支说

第四章 汇率决定理论(下)

引言:

第一节 汇率的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货币模型)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 了解汇率决定的资产市场说、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产生的背景

  2. 掌握资产市场说与传统汇率理论的区别以及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的主要内容与利弊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资产市场说与传统汇率理论的区别以及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的主要内容

难点: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的基本模型和引进预期后的货币模型

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设计(90分钟):

第三章 汇率决定理论(上)

第四节 国际收支说

一、早期形式

二、基本原理

三、简单评价

第四章 汇率决定理论(下)

引言:资产市场说的产生及其与传统汇率决定理论的区别

资产市场说与传统汇率决定理论的区别:1、决定汇率的是存量而不是流量因素。2、在当期汇率的决定中,预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节 汇率的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货币模型)

一、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货币模型)的基本模型

货币模型分析货币市场上货币供求的变动对汇率的影响。

e=P-P*=α(y*-y)+β(i-i*)+(Ms-Ms*)

二、引进预期后的货币模型

et=[1/(1+β)](Zt+βEtet+1)

即期汇率水平是即期的经济基本面状况以及对下一期预期的汇率水平的函数,对下一期汇率水平的预期直接影响到即期汇率水平的形成。

三、对货币模型的检验与评价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1、汇率决定的资产市场分析法的基本思想及其与其它汇率决定理论的区别。

2、请简述货币模型的基本内容。

课后小结:

国际收支说和汇率的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货币模型)




授课时间

第七周周一三四节

课次

7

授课方法

和手段

讲授法结合案例分析法、渗透教学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采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课时

安排

3学时

授课题目

(章、节)

第四章 汇率决定理论(下)

第二节 汇率的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汇率的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的基本内容和利弊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汇率的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的基本内容

难点:汇率的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的基本内容

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设计(90分钟):

第四章 汇率决定理论(下)

第二节 汇率的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

一、超调模型的基本假定

二、超调模型中的平衡调整过程

由于价格存在着从短期粘性到长期充分弹性的调整过程,所以经济也存在着从短期平衡到长期平衡的调整过程。

1、长期平衡:本国价格水平随本国货币供给增加同比例上涨,本国货币亦相应幅度贬值,利率和产出不发生变动。

2、短期平衡;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价格水平不发生调整,货币供给一次性增加值会造成本国利率下降,本币汇率的贬值超过长期平衡水平,本国产出超过充分就业水平。

3、经济有短期平衡向长期平衡的调整:由于价格由粘性逐渐具有弹性,导致利率逐渐上升,产出逐渐减少,向充分就业水平调整。价格充分调整后,经济达到长期平衡水平。

三、对超调模型的评价与检验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1、请简述超调模型中的汇率动态调整过程。

课后小结:

汇率的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





授课时间

第八周周一三四节

课次

8

授课方法

和手段

讲授法结合案例分析法、渗透教学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采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课时

安排

3学时

授课题目

(章、节)

第五章 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与工具

第一节 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了解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

2)掌握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标准及其相互关系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标准及其相互关系

难点:外部均衡与可维持性的模型和图形分析

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设计(90分钟):

第五章 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与工具

第一节 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

一、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

内部均衡指国民经济处于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状态。

二、外部均衡的标准

对于一国来说,确定合理的经常账户余额的标准主要有:

1、经常账户余额符合经济理性:

经济理性由时间偏好和资本生产率决定。

2、经常账户余额具有可维持性。

判断可维持性的方法有:分析资金流入的具体情况;分析债务比率指标。

(二)可维持性

三、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关系

作为开放经济的主要政策目标,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是相互影响的,它们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关系。内外均衡既存在着一致性又存在着矛盾性。

(一)米德冲突

(二)内外均衡冲突的根源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1、何谓内部均衡、外部均衡?

2、外部均衡的标准是什么?

2、试述内外均衡目标之间的关系。

课后小结:

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




授课时间

第九周周一三四节

课次

9

授课方法

和手段

讲授法结合案例分析法、渗透教学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采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课时

安排

3学时

授课题目

(章、节)

第五章 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与工具

第二节 开放经济下的政策工具与调控原理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了解开放经济下可供选择的政策工具

2)掌握开放经济下政策调控的基本原理和财政货币政策的搭配方案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开放经济下政策调控的基本原理

难点:开放经济下政策搭配的基本原理与运用

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设计(90分钟):

第五章 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与工具

第二节 开放经济下的政策工具与调控原理

一、开放经济下的政策工具

二、开放经济下政策调控的基本原理

(一)丁伯根原则:

如果一个经济具有线性结构,决策者由N个目标,只要有至少N个线性无关的工具,既可以实现这N个目标。

(二)政策指派与有效市场分类原则

政策指派指出:如果每一工具被合理地指派给一个目标,且在该目标偏离其最佳水平是按规则进行调控,则在分散决策的情况下仍有可能得到最佳调控目标。

有效市场分类原则:每一目标应指派给对这一目标有相对最大的影响力,因而在影响政策目标上有相对优势的工具。若在指派问题上出现错误,则经济会产生不稳定性而距均衡点越来越远。根据这一原则,货币政策实现外部均衡目标,财政政策实现内部均衡目标。

这一政策间的指派与协调称为“政策搭配”。

三、开放经济下政策搭配的运用简介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二)转换型政策与增减型政策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1、开放经济下的政策工具有哪些种类?

2、请简述开放经济下政策搭配的基本原理。

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方案。

课后小结:

开放经济下的政策工具与调控原理



授课时间

第十周周一三四节

课次

10

授课方法

和手段

讲授法结合案例分析法、渗透教学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采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课时

安排

3学时

授课题目

(章、节)

第六章 开放经济下的财政、货币政策

第一节 短期内的财政、货币政策效力: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了解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和AD——AS模型

2)掌握不同汇率制度下财政货币政策的调节效力,三元悖论的内容、经济含义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不同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调节效力分析

难点:不同时期不同汇率制度下,财政、货币政策短期调节效力的模型分析

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设计(90分钟):

第六章 开放经济下的财政、货币政策

第一节 短期内的财政、货币政策效力: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一、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被称为开放经济下进行宏观分析的工作母机。

二、固定汇率制下的财政、货币政策分析

在固定汇率制下,当资金完全流动时,货币扩张在短期内也无法对经济产生影响。即此时货币政策无效。而在资金完全流动时,财政扩张不能影响利率,但会带来国民收入较大幅度提高。此时财政政策是非常有效的。

三、浮动汇率制下的财政、货币政策分析

在浮动汇率制下,当资金完全流动时,货币扩张会使收入上升,本币贬值,对利率无影响。此时货币政策是非常有效的。而扩张性财政政策会造成本币升值,对收入、利率均不能产生影响。此时财政政策完全无效。

四、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一个应用:

三元悖论:稳定的汇率制度、资金的完全流动、独立的货币政策这三个目标就如同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政府不能同时实现这三个目标,而只能在选择其中两个的同时放弃另外一个。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1、简述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内容与经济含义。

2、请利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分析资金完全流动时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力。

3、解释名词:三元悖论

课后小结:

短期内的财政、货币政策效力: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授课时间

第十一周周一三四节

课次

11

授课方法

和手段

讲授法结合案例分析法、渗透教学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采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课时

安排

3学时

授课题目

(章、节)

第七章 开放经济下的汇率政策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了解汇率制度的种类和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优劣比较;

2)了解政府干预外汇市场的目的。

3)掌握政府对外汇市场干预的类型及效力分析和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主要因素

4)掌握汇率变动的经济影响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汇率变动的经济影响;政府对外汇市场干预的类型及效力分析;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主要因素

难点: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优劣比较;政府对外汇市场干预效力的图形分析

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设计(90分钟):

第七章 开放经济下的汇率政策

第一节 汇率变动的经济影响

一、货币贬值与物价水平

二、货币贬值与外汇短缺

三、货币贬值与进出口贸易收支

四、货币贬值与总需求

五、货币贬值与就业、民族工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结构

第二节 汇率制度的选择

一、 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优劣比较

二、其他汇率制度简介

三、影响一国汇率制度选择的因素

第三节 政府对外汇市场的干预

一、政府干预外汇市场的目的

二、 政府对外汇市场干预的类型

三、外汇市场干预的效力分析——通过资产调整效应途径分析

四、政府对外汇市场干预的实践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1、试比较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优与劣。

2、试析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

课后小结:

汇率变动的经济影响和汇率制度的选择



授课时间

第十二周周一三四节

课次

12

授课方法

和手段

讲授法结合案例分析法、渗透教学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采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课时

安排

3学时

授课题目

(章、节)

第八章 开放经济下的直接管制政策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了解政府直接管制的原因和货币自由兑换的含义

2)掌握政府直接管制的手段与后果以及货币自由兑换的条件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政府直接管制的手段与后果;货币自由兑换的条件

难点:直接管制政策经济效应的图形分析

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设计(90分钟):

第八章 开放经济下的直接管制政策

第一节 直接管制政策概述

一、政府采用直接管制政策的原因和形式

二、直接管制政策的经济效应分析

第二节 货币自由兑换问题

一、货币自由兑换的含义

二、货币自由兑换的条件

1、健康的宏观经济状况。

2、健全的微观经济主体

3、合理的经济结构和国际收支的可维持性

4、恰当的汇率制度与汇率水平

三、货币自由兑换后经济面临的新的问题

四、人民币自由兑换的进程

第三节 复汇率制问题

一、复汇率制的概念

二、复汇率制的利弊

三、中国外汇管理中的复汇率问题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1、简述货币自由兑换的含义与条件。

2、试分析直接管制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3、简述货币自由兑换后经济面临的问题。

4、简述复汇率制的概念、形式及利弊。

课后小结:

开放经济下的直接管制政策




授课时间

第十三周周一三四节

课次

13

授课方法

和手段

讲授法结合案例分析法、渗透教学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采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课时

安排

3学时

授课题目

(章、节)

第九章 开放经济下的其他政策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了解掌握国际储备的含义、构成和作用;

2)了解供给政策的主要内容、开放经济下供给政策的运用和国际储备政策与其他政策的搭配

3)掌握国际储备的数量管理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广义国际储备的构成;储备需求的数量管理

难点:适度储备规模的确定

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设计(90分钟):

第九章 开放经济下的其他政策

第一节 国际储备政策

一、 国际储备的概念与构成

1、国际储备的概念

2、国际储备的构成

二、国际储备的作用

三、国际储备的管理

(一)储备需求的数量管理

(二)储备资产的币种管理

四、国际储备政策与其他政策的搭配

第二节 供给政策

一、供给政策的理论依据

二、供给政策的主要内容

三、开放经济政策搭配中的供给政策运用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1、试述影响国际储备需求数量的主要因素。

2、国际储备和国际清偿力的区别是什么?各自包含哪些主要内容?

课后小结:

开放经济下的其他政策





授课时间

第十四周周一三四节

课次

14

授课方法

和手段

讲授法结合案例分析法、渗透教学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采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课时

安排

3学时

授课题目

(章、节)

第十章 政策的国际协调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了解国际协调的必要性,

2)掌握托宾税方案、汇率目标区方案和麦金农方案的主要观点、异同和利弊。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托宾税方案、汇率目标区方案、麦金农方案

难点:汇率目标区方案

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设计(90分钟):

第十章 政策的国际协调

第一节 国际间政策协调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几种国际间政策协调方案简介

一、托宾税方案

1、定义:对现货外汇交易征收全球统一的交易税。

2、特征:单一低税率和全球性。

3、功能:抑制投机,稳定汇率;为全球性收入再分配提供资金来源。

但是,托宾税方案依然存在难以解决的问题。

二、麦金农方案

主要内容:应在恢复固定汇率制的基础上进行国际间政策协调。

具体内容包括:各国应依据购买力平价确定彼此之间的汇率水平,实行固定汇率制;各国应通过协调货币供给的方法维持固定汇率制。

但是这一方案既有其优点,也存在缺陷。

三、汇率目标区方案

汇率目标区方案是将汇率目标区知从政策协调角度进行扩展而形成的。又被称为“扩展的汇率目标区方案”或“蓝图方案”。

汇率目标区方案与麦金农方案有区别。

这一方案同样既有其优点,也存在缺陷。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1、简述托宾税方案的重要内容。

2、试对汇率目标区方案和麦金农方案进行比较。

课后小结:

政策的国际协调



授课时间

第十五周周一三四节

课次

15

授课方法

和手段

讲授法结合案例分析法、渗透教学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采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课时

安排

3学时

授课题目

(章、节)

第十一章 国际协调的制度安排:国际货币体系

第一节 国际金本位制

第二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了解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过程和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

2)掌握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内外均衡的实现机制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的根本原因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内外均衡的实现机制;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的根本原因

难点: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内外均衡的实现机制

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设计(90分钟):

第十一章 国际协调的制度安排:国际货币体系

第一节 国际金本位制

一、国际金本位制简介

二、国际金本位制的内外均衡实现问题

国际金本位制下,内外均衡目标可以在政府部队经济进行干预的条件下,通过经济的自动调节机制即物价-现金流动机制而实现。

特征:自发性、对称性、稳定性。

第二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产生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内外均衡实现问题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内外均衡实现机制具有两个特点:一是以政策为主,二是在内外均衡实现问题上存在不对称性。首先体现在美国与其他国家的不同的内外均衡实现机制。其次,对于其他国家而言,它们在实现内外均衡问题上也存在不对称性。这体现在国际收支盈余国与国际收支逆差国在国际收支调节上的不对称性。

布雷顿森林体系特有的内外均衡实现机制使美国与其他国家外部均衡目标的表现形式不一致,它们之间的矛盾构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根本缺陷-特里芬两难,并最终导致这一体系的崩溃。

四、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1、从内外均衡实现机制角度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根本缺陷。

2、名词解释:特里芬两难 国际货币体系

课后小结:

国际货币体系



授课时间

第十六周周一三四节

课次

16

授课方法

和手段

讲授法结合案例分析法、渗透教学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采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课时

安排

3学时

授课题目

(章、节)

第十一章 国际协调的制度安排:国际货币体系

  1. 牙买加体系

  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了解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性质、作用、资金来源与运用

2)掌握牙买加体系下内外均衡的实现机制和利弊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牙买加体系下内外均衡的实现机制和利弊

难点:当今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与改革趋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条件的局限性与改革

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设计(90分钟):

第十一章 国际协调的制度安排:国际货币体系

第三节 牙买加体系

一、牙买加体系的产生

二、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三、牙买加体系下内外均衡的实现

牙买加体系下内外均衡的实现机制具有以下特点:

1、在政府通过政策搭配实现内外均衡的同时,经济自发调节机制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2、在内外均衡的关系上,内部均衡居于首要位置。

3、在实现内外均衡过程中,国际间政策协调的地位有所下降。

四、牙买加体系的评价

五、当今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主要观点

第四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概述

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

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汇率监督

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与条件性

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改革意见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1、试析牙买加体系下内外均衡的实现机制和利弊。

2、简述当今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与改革趋势。

3、简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条件的局限性及改革。

课后小结:

牙买加体系和国际货币基金体系


授课时间

第十七周周一三四节

课次

17

授课方法

和手段

讲授法结合案例分析法、渗透教学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采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课时

安排

3学时

授课题目

(章、节)

第十二章 国际协调的区域实践:欧洲货币一体化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 了解最适度通货区理论的不同分析方法;

  2. 了解欧洲货币一体化的进程、欧洲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和亚洲货币一体化的可行性

3)掌握一国加入货币目标区的成本收益分析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一国加入货币目标区的成本收益分析法;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启示

难点:最适度通货区理论的不同分析方法的模型和图形分析

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设计(90分钟):

第十二章 国际协调的区域实践:欧洲货币一体化

第一节 最适度通货区理论

一、最适度通货区的单一指标法

二、最适度通货区的综合分析法

第二节 欧洲货币一体化概述

一、欧洲货币一体化的沿革

二、欧洲货币体系

(一)欧洲货币联盟的发展过程

(二)欧洲单一货币的可行性

三、欧洲单一货币

四、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启示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1、总结最适度通货区理论单一指标法各派论点的异同。

2、使用收益成本分析法来说明一国加入货币区的决策是怎样形成的?

课后小结:

欧洲货币一体化

填表说明:1. 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一节或一次课写一份上述格式教案(宋体小四号字、 1.5倍行距)。

2. 课次为授课次序,填123……等。

3. 方法及手段如: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