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入学报到,家长其实是最操劳、最忙碌的人,他们不仅顶着烈日心急地和孩子一起排队办理各种手续、帮孩子拎东西,还不停嘱咐孩子在学校注意安全、认真学习,生怕遗漏了某个细小的环节。记者在忙碌的新生报到现场采访了一些新生家长,不少家长对子女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希望孩子能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来丰富自己。
在财政金融系的报到咨询点,记者见到了一位正在专注地看女儿填表的母亲。她笑着说,“我这孩子啊,从没住过校,也没体验过集体生活。来之前我和她爸很担心她会不适应,不过今天看到这些高年级的学生还挺热心的,我就嘱咐孩子多和他们交流交流。”而另一位信息管理系的新生家长,对自己孩子在大学里的交际也有些许担心,“我孩子性格比较内向,在中学光顾着读书了,也不太愿意说话。大学里有很多锻炼的机会,我们希望她能抓住每一个机会,尽量来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
相对于这些家长的顾虑,有些家长则明显放心许多,“孩子高中时就很独立,没大让我们操心,报这个学校也是孩子自己的选择。现在到了大学,我们做家长的都不在身边,一切都得靠自己了。不会给孩子太多压力,希望她能自由发展特长和兴趣,真正学到东西”,一位新生家长笑呵呵对记者说。
08级新生来自五湖四海,不同的口音也成为家长担心的一面。其中一位来自东北地区的新生家长就告诉记者,“其实我对孩子的饮食、住宿什么的都不担心,但就是怕孩子家乡口音挺重的,会让他和同学、老师沟通产生不便,所以我希望他在大学多学习标准的普通话,毕竟大学这个环境很适合学习”。一提到学习,一位来自农村的家长打开了话匣子,他告诉记者,“孩子以前学习挺好的,但高考成绩并不理想。希望孩子在大学里从头开始,别太有压力,等学好了将来找个好工作,我们当家长的,再苦再累也值了!”
“希望孩子考研、考公务员什么的,这样找工作的机会能更大一些。其实关键还是得看孩子,我挺尊重孩子选择的”,一位新生家长乐呵呵地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相对于家长的种种担心,新生倒是对自己大学生活充满了憧憬和希望,表现得很自信。他们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和未来的发展有一定的规划,每个人都想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一切从零开始,于是一切皆有可能。
(校园记者 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