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17:鸿鹄欲展凌霄翅

时间:2018-01-22浏览:595

  当泰山之巅迎来2018年的第一缕晨曦,东方学院开始又一次的振翅飞翔。
    2017年,365个日子掩卷,一件件大事、喜事仍让人激动感怀:
    办学协议成功签署;
    综合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新校区规划建设节节推进;
    创新创业教育成效喜人......
    发展鼓点催人疾,事业如棋局局新。
    面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学校领导一班人审时度势,善作善成,抓改革增活力,抓内涵促发展,远大的目标,一个个在脚下成为现实。

    一、联合办学协议签署,学校发展迎来新时代

    6月23日,济南山东黄金集团总部,东方学院联合办学协议在和谐庄重的气氛中续签。山东财经大学校长卓志,山东黄金集团总经理李国红分别代表双方在联合办学协议书上签字,从这一刻,东方学院提速换挡、进入发展快车道。
    13年前,山东财经大学与山东黄金集团缘于同样的使命和责任走到一起,走上强强联姻、育才报国之路。13年来,东方学院汲取母体的精神气质和山东黄金集团精益创新的思想文化,坚持“人才强校、专家治校”,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办学之路。
    合作办学协议的再一次签署,学校的建设、改革、发展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登高方知天下阔。山东财经大学与山东黄金集团将继续心手相牵,共同面对风雨挑战,发挥合作办学优势,坚持特色、丰富内涵,努力把东方学院建成有影响力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二、南校区规划方案获批,校园建设迎来华丽变身

    12月15日,经过半年的研究、磋商、修订,南校区总规划建设方案顺利通过泰安市规划局审批。
    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东方学院已有校区面积和硬件设施制约着学校扩大规模、提高质量。2017年7月,在新一届董事会和有关部门积极斡旋下,学校新征200余亩建设用地获得泰安高新区管委会批复,南校区规划建设立即启动。11月23日,经过反复修改完善,总规方案通过泰安规划局预审;11月24日,通过泰安市环保局环境影响评价公示。
    据此规划,南北校区将按照一张图纸进行建设改造。随着一系列工程的开工建设,学校二次创业、二次发展、二次提升进入了新轨道,一个敞亮、靓丽、现代化的新校园正向我们走来。

 

    三、学分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

    根据《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和《综合改革主要任务分解表》,2017年,学校加快推进学分制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学分制改革是2017年综合改革的重中之重。为加快这项改革,教务处牵头研究论证并经学校审批出台了《本科生学分制改革实施方案》等10个教学管理文件,研究制定了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参考案例,为方案的全面修订奠定了基础。为适应学分制教学管理需要,学校购置了基于学分制管理的教务管理信息平台和“泛雅网络教学平台”,为此项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化技术保障。
    与此同时,人事聘用和薪酬改革稳步推进。学校重新梳理科室职能并进行合理调整,制定各级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和有序晋升的管理体系,实行全员岗位责任制考核,建立“按需设岗、竞聘上岗、专业评价、岗变薪变”的岗位聘任模式和“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转”的动态聘任管理机制。在职称评聘上,制定了专业职称竞聘实施方案,对教师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对教学型教师重点更多倾向于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考核,同时强化科研能力和科研成绩的考评,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建设得到加强

    12月6日,唯美楼报告厅座无虚席,院长、党委书记宫淑瑰结合学校发展实际,作了《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改革发展使命,为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奋斗》的宣讲报告,对十九大报告的时代意义和思想内涵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解读。十九大召开前后,学校党委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庆祝、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各支部通过观看大会直播、电视纪录片,开展演讲、征文、知识竞赛、文艺表演等活动,寓理于情、寓教于乐,增强了学习教育活动的感染力、吸引力。据统计,共有2200人次参加了各类活动,师生受教育面达到100%。
    7月13日,学校召开全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对进一步做好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作出部署。院长、党委书记宫淑瑰作重要讲话,要求各级党组织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把全校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与加强改进新形势下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高校办学育人全过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
    一年来,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全校师生政治站位不断提高、“四个意识”不断增强。
    组织建设方面,严格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制定党建责任清单,进一步明确党委班子成员抓党建工作的职责任务;坚持标准、严格程序发展党员,“谁发展、谁负责”,对党员发展对象的考察严格规范、持续跟进,2017年,共发展党员60人,转正72人,确保了发展质量。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全体党员在学校改革发展、校园管理中冲锋陷阵,很好地阐释了“共产党员”的深刻内涵。

 

    五、创新创业教育不断深入,特色教育成果显著

    12月20日,第二届佰合杯“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掌声和赞誉中落幕。进入决赛的13个项目,涵盖文创、民族工艺、休闲旅游、健康产业、教育培训等领域,不仅是创意创新项目的比试,也是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的展示,引领学生更多关注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在校园内外营造了关心支持学生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
    近年来,学校坚持特色办学、特色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载体,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帮助更多大学生成功创业。2017年,出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办法》等4个规范性文件,全新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改造完成,入住7个创业项目。一年来,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显著:组织申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共获立项7项;在2017年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新道杯”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山东省总决赛中获得一等奖;“一带一路一平尺”项目在山东省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银奖,是唯一一个独立学院获奖的项目;积极推动和实施“产教融合行动计划”,POCIB全国大学生外贸从业能力大赛获得团体二等奖,3名学生获得个人三等奖;组织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竞赛等学生技能竞赛,有65人次获奖,指导教师获奖32人次;组织参加“泰山创客训练营”,组织申报泰安市科技创新计划项目,共获立项4项。 

 

    六、社会实践积极推进,社团活动百花齐艳

    2017年,学校以“喜迎十九大•青春建新功”为实践主题,组织学生开展了中国梦主题宣讲、四个全面观察、教育关爱、科技支农、文化惠民、服务贫困村、调研山东等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暑假期间,学校建立教育帮扶基地3个,社会实践基地5个,志愿服务时数8000余小时。到2017年年底,共建立有88个社会实践活动基地,17个义务支教基地,学生社会实践参与率100%。其中“追锋”支教团队已连续5年荣获省级重点团队,有6支团队获批山东省对口帮扶“千村行动”专项行动。2017年,首次有1支80名同学的团队荣获国家级优秀团队,2名教师荣获省级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称号,2支服务队荣获省级优秀团队称号,5名同学荣获2017年省级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称号。
    品位高、形式活、效果好的文体活动,营造了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2017年,先后举办了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凤凰杯”歌手大赛、青春杯足球赛等23个校级活动,承办和主办了山东“鲁能泰山杯”大学生足球联赛、2017泰安高校摇滚之夜、翰墨东方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18个大型活动,我校学生在山东省第七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上获得五子棋竞赛三等奖,在第十五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获得舞蹈大赛优秀奖、小品大赛优秀奖。

 

    七、以赛促教成效显著,师资力量不断增强

    12月6日至7日,第四届教师教学竞赛决赛现场,24名教师先后登场展示技艺,充实的专业积累、清晰的教案设计、娴熟的授课技法,受到专家一致好评。
    以赛促建,以赛促教,通过教案比赛、普通话比赛、多媒体课件比赛、创新创业导师评选等各种竞赛,青年教师在实战中教学技能得到提高,精品意识普遍增强。2017年,全校共有600人次参加了各类教学竞赛,程媛老师在山东省第三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得二等奖的好成绩。
    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落实教学质量监控及保障体系,切实保障教学质量。2017年,我校聘请了19位督学参加教学督导工作,听课529节,被听课教师223人次,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教学和科研水平有新的提高。
    科研方面,2017年组织各类科研项目申报15次,获准立项21项(不含校级项目)。1人获得泰安市第三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人获得泰安市第三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在“国青杯”心艺人生全国艺术与设计作品展评中,闫宇、韩方林在科研成果评比中均获一等奖;杨晋东、韩方林、崔国顺获得作品展油画组一等奖,另有6名学生的作品获得了一等奖。

 

    八、国际交流取得新进展,对外合作渠道更加顺畅

    3月27日,马来西亚精英大学创始人、校长陈德鸿博士一行来我校访问,就合作办学模式以及交流生项目、教师进修互访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5月16日,加拿大圣克莱尔学院中方代表一行到我校访问,就两校合作办学事宜进行了沟通;
    10月24日,新西兰林肯大学农商学院院长Hugh Bigsby教授、新西兰商学院校董Jason Ho先生来我校访问......
    2017年,依托于山东财经大学国际交流的合作基础,我校在巩固原有合作办学项目成果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合作办学新领域。一年中,与5个国家二十多所高校及法国和德国所有公立大学确定了合作关系,组织与外国高校交流活动12次,与北京新范文化有限公司、IEC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等签订合作协议,不仅为学生打造进一步深造的平台,也为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提供优秀的实习基地。一年中,有2人参加山东财经大学赴英国龙比亚大学留学项目,4人参加马来西亚精英大学暑期游学活动,2人赴新西兰商学院参加3+1+1专升本项目,有3名教师参加了山东省教育厅公派出国留学项目,有6名同学在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寒假期间赴香港参加500强企业金融实习。
    依托于新媒体,创建了国际交流中心微信公众号,并筹备相关网站,为国际交流项目宣传推广开拓新领域,东方学院对外合作交流的渠道更加畅通。

 

    九、新图书馆开工建设,快乐读书不再是梦

    12月19日,凤凰河畔,彩旗招展、乐曲激扬,新图书馆工程在全校师生的期盼中破土动工。董事长陈磊,院长、党委书记宫淑瑰,副院长毕宏伟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负责人一起,为项目开工铲下第一锨土。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的新图书馆,将在今年年底迎来第一批读者。这是一个多功能、复合型、人性化、远程服务与馆内服务相结合的现代化的图书馆,馆内环境优美、冬暖夏凉、四季如春,集馆内服务、远程服务和数字移动服务于一体,2000余个个性化的阅览座位,可充分满足自修、讨论、参观、休闲阅读等多种需求。新图书馆是学校合作办学协议续签和新校区规划方案获批后第一个重大工程,以此为起点,教学实验楼、宿舍楼、新食堂,南校区的整体规划和建设同步展开。
    2017年,老校区改造、新校区建设同步展开,开启了学校二次发展的新篇章。新增一栋9号学生公寓,120天的建设工期,创造了学校建设史上的新记录,标准高、质量好,成为学校学生公寓建设的新标杆。凤凰河“新源”桥的建成,新桥建成后,学校将实现周边道路的环绕通行。“新源”桥名称,寓意着新时代、新协议、新班子、新征程、新目标、新规划,学校发展进入新纪元。

 

    十、招生形势持续向好,就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12月9日,我校2018届毕业生校园双选会现场,来自全国6个省、市、自治区的210余家用人单位来到东方学院招聘人才。
    随着学校社会声誉的逐渐增大,毕业生扎实的专业基础、全面的综合素质、良好的道德品质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看好。2017年,就业指导部门创新工作思路,拓宽就业渠道,挖掘就业潜力,毕业生就业工作稳步推进,2023名应届毕业生顺利就业,就业率达到93.5%,获得“新浪网2017年度山东最具就业竞争力本科院校”称号。
    就业数字的良好表现带动了招生工作的开展。2017年新招学生2690人,其中本科1790人,专科900人,报到率90%以上,持续保持良好的上升势头。

 

    即将过去的2017年,是东方学院改革创新硕果累累的一年。成就归于过去,希望还在眼前。2018年的大幕已经拉开,精彩的故事继续上演。
    新的一年,学校南校区建设将全面展开,一批新设施新装备将投入使用;教育教学改革将取得重大成果,新机制新制度必将激发新活力、带来新动能。
    新时代新愿景,新征程新希望。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新机遇、新挑战,东方学院将以大谋划、大格局、大气概展现大作为和大担当,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朝着建设知名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戮力进取,做出无愧于社会、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