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思政厅[2011]5号)、《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21〕10号)、《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党〔2018〕41号)、《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教思政〔2020〕1号)等文件精神,我校决定面向大一新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识必修课程,并安排工商管理学院承担本课程的建设和教学任务。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工商管理学院组建了课程师资团队,16名老师来自工商管理学院、会计学院和学生工作处心理咨询中心,邀请山东财经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省级一流课程负责人陈爽教授传授经验并指导建课,陈爽带领全体任课教师先后举行了5教师工作坊,进行团队建设和课程建设;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李秀荣教授以心理督导师的身份全程参与,帮助提升教师队伍的心理健康水平。2022年8月3日,团队建立课程建设工作群,陈爽根据课程需求和教师需求提供开课所需资料,包括教育部所有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文件、教师备课及共学所需教材、书籍、公开课、网站、视频资料等,并随时进行答疑,多次强调本课程的特殊性、敏感问题和授课注意事项,根据目前师资状况和学校状况,与全体任课教师共同协商确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开课集体备课安排》,包括参加人员、时间与地点、基本要求(课件、教案、题库、教学大纲中每章节具体教学内容、师生参考资料、章节分工)等。
在陈爽教授和李院长拟定的课程建设总体规划指导下,2022年8月11日,召开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启动会暨第一次线上工作坊,教务处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传达了学校常务副院长宋保峰和职能部门关于课程建设的要求、期待和支持。会上,陈爽分享了山东财经大学课程建设历程和经验;老师们一一介绍自己的学科背景、对本课程的理解和期待,既对能参与这门课建设充满好奇和兴奋,也对胜任这门需要一定普通心理学理论和临床心理学技能的课程的挑战性感到了一定的压力,并表示化压力为动力,通过课程建设,提高胜任力。启动会之后,课程负责人白立洋老师带领课程师资团队,共同学习陈教授提供的备课资料,并主动与教学处相关部门老师沟通协调,按照教育部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确定课程性质、授课形式、授课学时、考核方式、授课分组、排课形式等。
团队教师在两位专家的指导下集体备课,用20天的时间完成了课件初稿。2022年8月30日和8月31日,分别举行了第二次及第三次线上教师工作坊,根据章节分工进行说课,共计11小时。两位指导老师根据每章课程设计和课件展示,随时给出具体修改建议,提出共通性问题;对备课过程中存在的疑问,一一进行回复,并提供详细参考资料。随后,教师团队继续完善教学大纲、教案、各章配套试题库、扩展阅读的视听资料等。
本学期开课前,9月17日下午和9月18日下午,举行第四次及第五次线上教师工作坊,全体任课老师逐一进行开新课试讲,共计10小时。两位专家对每位老师的试讲内容严格把关,提出完善建议,并对老师们的努力肯定,指出每位老师都很努力,假期积极学习、认真备课,试讲情况优良。为更好促进教师成长,提高授课质量,课程组开始实施心理健康理论知识学习每周交流制度(学习心得提前上传到学习通)和集体备课机制。至此,课程建设已经基本完成。
10月3日19点至21点,师资团队讨论第一讲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教学导入、课堂讨论题目、思政结合点、视听材料的准备和使用设计。李秀荣教授作为专家听取了第一讲的备课基本情况,强调要以整体系统的、动态发展的理念为指导去理解心理健康概念和标准,并且解答了任课教师们在备课中遇到的问题,还针对于一些热点问题与老师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通过一系列活动,老师们进一步明晰了课程理念、授课方法,感觉授课质量有了保障,授课能力提升有很大帮助。教学团队表示会将集体备课制度坚持下去,为稳步提高胜任力而不懈努力。
撰稿人:白立洋、李秀荣、陈爽
通讯员:毕亚男 审核人:李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