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二级学院、科研机构:
为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重要论述,助力培育壮大全市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着力为推动青年人才成长成才创造条件,泰安市社科联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才团队推荐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团队应为驻泰高校、市属高校、民办高校、我市科研机构从事科研或教学的在职青年学者,由学术带头人和核心成员组成,其中,学术带头人1名,年龄不超过45周岁,核心成员2-6名,年龄均不超过40周岁,学术带头人一般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取得博士学位,核心成员一般应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团队学术带头人
1.已入选“泰安社科新秀”,或获得市级社科类成果奖励二等奖以上,或获得省级社科类成果奖励,或主持过省级以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以上均为第一作者。
2.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学术道德。
3.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近五年在南大CSSCI来源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核心级及以上)至少发表1篇文章,或在正式出版社出版1部著作(署名以版权页为准)。
4.具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在团队中有较强凝聚作用;
5.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团队的科研和组织管理工作;
6.每个建设周期,每人仅允许作为一个团队带头人。
7.科研成果突出者可适当放宽条件。
(二)团队核心成员
1.具有较好的合作基础、合理的专业结构,鼓励多学科交叉融合;
2.近五年在国家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批准的正式报刊上以第一作者署名至少发表1篇文章或在正式出版社出版1部著作。
3.有明确的任务分工,每位成员能保证对所承担的研究任务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二、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要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问题导向和创新意识,要有科学的研究规划以及明确、客观、可量化的成果产出。研究内容重点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黄河战略先行区建设、现代服务业、文旅融合、乡村振兴、深化改革开放、共同富裕等方面的研究,以及交叉学科、新兴学科方面的研究。
三、申报程序
(一)申报时间
集中受理时间截止至2025年9月20日,逾期不予受理。
(二)推荐数量
我校限推荐数量为1个,有意向参与团队的老师可以咨询科研与成果转化科,学校将择优组织推荐。
(三)材料要求
四、其他事项
(一)青年社会科学人才团队建设周期实行动态性长期跟踪培养。经单位推荐、专家评审后择优支持。
(二)《申报书》是评审和今后支持资助的重要依据,各推荐单位、所在单位、团队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确保填写内容文字表述写实、准确、客观。如发现有不实或伪造等情况,取消参评资格,并予以通报。
联系电话:0538-5397732。
教务科研处
2025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