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改善人际沟通技巧,提高表达能力,6月20日下午,工商管理学院和学生工作处邀请易术表达性心理治疗导演、新梦想董事及心理学院院长赵雯老师在新图书馆大会议室带领了主题为“人际沟通的艺术”心理工作坊,二十余名师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赵雯老师以具象化、行动化的方式让参与者体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人际沟通旅程。团体暖身阶段从了解大家报名参与本次活动的目的开始,然后转入“你最先认识团体中的哪个人”的搭肩计量,成员们非常自然地分成了几个3-6人的小组,赵雯老师在大团体中给大家示范了如何用第一人称与在场的人交流,她请某两位成员回想第一次认识对方的场景,然后鼓励他们用第一人称向对方表达心中的感谢;每个小组的成员开始了回忆第一次相见的场面,并相互表达了对对方的感激之情,团体的氛围不知不觉中温暖起来。赵雯老师又用“你的家乡在泰安的哪个方向”的提问把大团体重新分成了6组,成员们在小组中进行自我介绍,并推举一位代表向大团体介绍本小组的成员。在这样的交流沟通中,团体成员的陌生感在消失,彼此间的距离在拉近。接下来通过寻找与自己有类似特点的“相似圈”活动,进一步增加了团体成员的熟悉感。大家围成一圈,每个人都向大团体抛出自己想要知道团体成员中是否也有人有与自己类似的特点的提问,诸如:有谁和我一样喜欢睡午觉?有谁和我一样对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感到焦虑?有谁和我一样喜欢吃肉食甚至最好是全肉食……,有相似情况的成员就会跟随提问成员一起向中心迈一步,在一步步深入的询问中,内圈越来越小,看到有伙伴与自己兴趣相投、心意相通,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或是拥抱,或是握手,大有找到知音的感觉。接下来,赵雯老师组织大家针对近期有困惑的成员提供支持和可能的解惑方案,并用行动化的演出或具象化的雕塑展示每组的困惑甚或解决方案。“考研”组披上彩布,用向前奔跑的动作,表达为了考研成功而一往无前的决心;“宅在家”组用彩布布置成一座房子,表达自己喜欢宅在家,又时不时打开“门”,看一看外面的世界,也欢迎外界的来访;“青春”组演出了青春期学生与家长、老师和伙伴相处中的矛盾、困惑和得到的扶持,表达了他们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不断成长的历程。活动最后,每个人都在纸上写下最想对自己说的话,并进行了分享。本次心理之旅在保密手环的联结中完美收官。
卡内基说:“一个人的成功,25%靠的是专业技能,75% 靠的是语言表达”。对于学习工商管理的学生而言,人际沟通能力是将来职业胜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人都希望不断提升自己的自发性和创造性,以便更灵活和有效地开展沟通活动。本次心理工作坊的顺利开展,增加了成员之间的了解,交流了人解决人际沟通困惑的可能途径,提高了参与成员在人际沟通领域的自发性和创造性。
通讯员:毕雅男 撰稿:徐灿 摄影:徐灿 谷晓敏
审核:李秀荣
版权所有(C)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鲁ICP备14028954号鲁公网安备 37099202000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