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0年度“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结果正式公布,我校公共教育学院指导的罗皓、魏远国、周志新团队荣获山东赛区一等奖,范克欣、赵月、董科含团队荣获山东赛区三等奖,这是继我校去年获得三项山东省二等奖的又一突破。接到省教育厅参赛通知后,数学与统计教研室七月份线上开展了我校第四届数学建模竞赛,赛前择优对获奖队伍进行了集中培训。九月份国赛如期举行,我校共有8支队伍如期提交论文。从赛区组委会获悉,今年山东赛区共有129个学校、3781支队伍报名参赛,参赛队伍之多、获奖难度之高属历年之最。公共教育学院副院长薛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校学子从2009年就已经开始参加“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并有所斩获,截至2020年,我校学子在该项比赛中取得最好成绩是山东省一等奖(推荐国家二等奖)。
近年来,我校不断提高对建模竞赛的重视程度,于2017年开始筹备建设该项比赛的第一届校级竞赛,通过校级竞赛来普及和推广该项比赛,并且从中选取优秀学生和学生队伍,进行培训后参加国家级比赛。这项比赛的宗旨和理念是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竞赛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数学的理论和实践是相互联系的,并非仅仅是枯燥无味的公式定理,而是可以解决实际问题。这项比赛不仅仅是对课堂知识的巩固,也是提高自身层次、知识储备、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校级竞赛结束后,学校会择优进行集中培训,通过外聘教师和校内老师的专业培训指导,再参加全国比赛。近些年来,我校组织本专科层次的学生参加该项比赛,每年均有获奖,尤其是专科生参加比赛具有极大的竞争优势。该比赛的获奖证书在学生的升学、推免、深造、出国留学、就业等诸多方面都有非常大的优势,是含金量极高的获奖证书。
同时,国家层面对学科竞赛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认可度也越来越高。获得省级一等奖的罗皓同学在接受采访时谈到,这是他第二次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第一次获得了省级二等奖,这一次获得了省级一等奖。他所在的本科组有三类题目,对应多个领域,有关物理、化学、社会科学、经济,这也就要求掌握过硬的基础学科后也要精通多个领域,还需要找志同道合且专业互补的同学。他们不断学习历年的优秀论文,不断学习他人的解题思路和模型求解方法。这不仅开拓了他的视野,也获得了和其他学校学生交流的机会,提高了论文写作能力。
他建议学弟学妹们踊跃参加比赛,因为不管是今后考研面试、落户、找工作,都会因为这个高含金量的奖项而给个人大大加分的。“一次参赛,终生受益”多次参加比赛的金融学升本四班的王心如在接受采访时谈到。她在东方学院就读专科期间,就多次参加专科层次的国家数学竞赛,并且均有获奖。于今年升入东方学院的本科后,便参加了本科层次的国家数学竞赛。她说,从文献检索到建模求解,再到论文写作的完整科研过程,同时也在不断地提升团队之间的配合能力与沟通协作能力,参与的全过程让她受益匪浅,这也就是她多次参加比赛的原因。她认为参加数学竞赛并不一定要拿很高的奖项去证明自己,而最重要的便是个人能力的提升。比赛本身的魅力要远远大于获得奖项的价值。她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从中受益。
由教育部高教司委托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主办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创办于1992年,到2020年已经是第29届,该赛事是首批列入教育部“大学学科竞赛排行榜”的19项竞赛之一。不同于其他职业技能竞赛,建模竞赛是目前我国所有学科竞赛中最难获奖的竞赛,也是含金量最高、国际影响力最大、认可度最高的学科竞赛之一。该竞赛每年9月中旬进行,持续3天,由大学生自由组队,每队3人,从给定题目中任选一题,独立完成科技论文。
比赛题目均来自社会生活、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等方面经过适当简化加工的实际热点问题。该赛事不限专业、竞赛内容充满挑战性,要求参赛者结合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数学、计算机技术及其他学科的知识,更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激发创新活力。据悉,我校举办的校级竞赛时间为每年五月的第一周,国赛的时间为每年九月的第一周。所有报名参赛的费用都由学校承担。如果有想进一步了解的同学,可以到公共教育学院办公室详细了解,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踊跃报名!
版权所有(C)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鲁ICP备14028954号鲁公网安备 37099202000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