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青春的热情不减。7月14日,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人文艺术学院10名大学生志愿者走进肥城市老城街道井楼社区,拉开为期5天的“红色薪火”、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序幕。志愿者们以生动课堂为载体,将红色文化浸润与实用技能传授相结合,为社区孩子们送上了一堂堂别开生面的成长课。
“小朋友们,《闪闪的红星》里的潘冬子为什么能勇敢面对困难?因为他心中有信仰,就像国旗上的五星永远指引方向……”下午3时,实践活动首堂课程——“红韵简笔润童画,美育初心绘山河”简笔画课堂上,志愿者邢紫萱以经典红色影片片段切入,通过故事串联起国旗、天安门的象征意义,将红色基因融入美术教学。在她的细致指导下,孩子们不仅快速掌握了简笔画的基础技巧,更用画笔勾勒出心中的红色印记:有的画出国旗飘扬的天安门,有的描绘戴着红领巾的自己,每一幅作品都充满童真与理想。分享环节中,孩子们争相举起画作,稚嫩的声音讲述着对“红色”的理解,一颗颗红色种子在互动中悄然扎根。
安全成长是童年的底色。短暂休息后,志愿者李令然带来的《交通安全小课堂》同样精彩纷呈。他借助趣味动画短片解析交通规则,通过“过马路情景模拟”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安全细节,用“红灯停、绿灯行,斑马线前左右看”等顺口溜强化记忆,让过马路、乘车等日常安全知识在轻松氛围中入脑入心,帮助孩子们掌握了实用的自我保护技能。
首日活动的圆满落幕,离不开志愿者们前期的精心筹备——从课程设计到教具准备,从内容筛选到环节打磨,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青年学子的用心。而孩子们眼中的光芒、收获知识后的笑脸,既是对志愿者付出的最好回馈,也是实践活动价值的生动体现。
据了解,此次“红色薪火”实践活动还将持续深化:次日将聚焦“铭记伟大胜利,传承红色基因——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教育”,通过历史故事宣讲、红色影片片段赏析等形式厚植爱国情怀;同步开展的“全民反诈安全教育课程”,将结合案例讲解与互动问答,提升孩子们的防骗意识。
从红色文化的传承到实用技能的普及,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的青年志愿者们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在这场双向成长的社会实践中,青春的力量正转化为滋养心灵的养分,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实践之花在基层沃土绚丽绽放。
撰稿:高攀磊 编辑:白雪 通讯员:王俊美 王雅文 审核:牟雷 终审:佀亚
版权所有(C)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鲁ICP备14028954号鲁公网安备 37099202000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