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规范校园食堂食材采购全流程管理,切实保障广大师生饮食安全,8月26日,饮食服务管理处组织召开食堂供货商座谈会。饮食服务管理处处长姜宜勋、副处长张昌乐、监督管理科、餐饮服务企业负责人、食材供货商代表参加。座谈会围绕食材质量把控、价格规范、供货管理等核心内容,明确供货标准,履行合同要求,为构建公开、透明、合规、高效的校园食材供应体系筑牢基础。
首先,监督管理科工作人员从食材采购标准、验收流程、索证索票等要求进行详细说明,明确米面油、肉、蛋、调味品、蔬菜等各类食材的具体验收指标——如蔬菜需提供当日农残检测报告,肉类需附带检疫合格证明,冷冻食材要求、保质期及储存条件等;同时强调验收过程,要做到“凭证不全不验收、指标不符不入库”,从源头杜绝不合格食材流入食堂。
随后,张昌乐结合校园餐饮运营模式,以“三服务、三育人”为宗旨,以满足师生需求为导向,全面介绍校园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他指出,校园餐饮直接关系师生身体健康与校园秩序稳定,而食材供应是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必须坚守“安全第一、质量优先”的原则。针对食材质量与价格管控,他提出明确要求:一是所有大宗食材供应商须确保供货质量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及学校补充规定,严禁以次充好、掺杂掺假;二是供货价格需保持合理透明,不得高于同期本地同类食材市场均价,学校将定期调研周边农贸市场、大型商超价格;三是对供应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的供应商,将视情节轻重采取约谈警告、暂停合作、终止合同等措施,切实保障师生“吃得安全、吃得实惠”。
最后,饮食服务管理处处长姜宜勋作总结讲话,对食材供应单位提出三点硬性要求:一是严格遵守校园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及学校管理规定,主动配合管理处的日常检查、抽检及资质核查工作;二是建立食材供应追溯体系,确保每一批次食材均可追根溯源,出现问题能第一时间定位责任主体;三是强化沟通协作意识,餐饮服务企业需及时向管理处反馈食材使用中的质量、口感等问题,供货商需积极响应整改需求,三方共同优化供应方案。他表示,饮食服务管理处将定期开展供应商考核,考核结果与后续合作资格直接挂钩,推动供应体系持续升级。
下一步,饮食服务管理处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持续完善食材采购监管机制,加强全流程动态管控,切实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为校园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